据华尔街日报报道,今年以来中国股市的惨淡表现造成一种罕见的局面:海外机构对中国股市前景的看法似乎比本地投资者更加乐观。 尽管上证综指年内下跌了 16%,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主要市场之一,但海外投资者仍通过内地与香港股市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大量买入 A 股。但由于唱主角的仍是散户投资者,上周沪市成交量创出 2016 年 1 月份股灾以来的最低点,那时 A 股市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大跌。 ( 中国股市 8 月表现 ) 高盛 ( Goldman Sachs ) 驻香港的首席中国股市策略师刘劲津 ( Kinger Lau ) 称,目前 A 股市场出现一种非常少见的情况,对于中国股市海外投资者比内地投资者更加积极。 刘劲津称,美国对冲基金正在寻找投资中国市场的机会,因为无论是从近年来的历史标准还是相对于美国股市来看,A 股市场的估值都非常低。汤森路透 ( Thomson Reuters ) 数据显示,上证综指基于今年预期收益的市盈率为 10.4 倍,远低于标普 500 指数的 18 倍。 当指数提供商 MSCI 明晟 ( MSCI ) 决定提高中国内地上市股票在其受到广泛追踪的新兴市场指数 ( Emerging Markets Index ) 中所占的权重时,海外资金流入量在上周再度增长。追踪这项指数的被动型基金将自动增持今年 5 月首次纳入 MSCI 指数的约 230 家中国公司的股票。 根据法国巴黎银行 ( BNP Paribas ) 数据,中国上市股票的外资持股比例从今年年初的 3% 升至 3.5%,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 MSCI 明晟。今年约有 310 亿美元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流入上海和深圳这两个主要的中国股市。这个数字与中国股市 7.4 万亿美元的规模相比微不足道,但仍超过 2017 年全年流入额。